日劇《長假》裡面的男主角說過類似的感慨:「…有些人或許就是像夜空的黑暗背景吧,怎麼樣也不會像星星那樣發出光芒…。」沒錯,雖然人人都有成名的一分鐘,骨子裡也有這樣的基因,但,這就是世界運行的方式。
在籃球場上,偶爾也會投進關鍵的球、傳出助攻,但九成以上的時間都是板凳,鬥牛要分隊的時候也不會是人家的首選,班隊或校隊?沒發生過。練習不比人家多、鬥志沒有人家強、身體沒有人家壯…,當作遊戲就過了,偶爾失落,其實很無聊,何來這種煩惱呢?自找的。
當個學生,功課還不錯,頗得老師們的喜愛,但同儕關注的眼光都是在活潑、擅長運動、甚至有點壞壞的同學身上,那種帶著一點羨慕和著咬牙切齒的偏好,是這些所謂“乖乖牌”所無法掙得的,難以靠近,卻充滿誘惑,但畢竟屬於兩個世界。
投身職場了,靠著效率跟口條,還有水準以上的工作道德,有著一定程度自我肯定,但特優的名額、明日之星的招牌、長官的關愛,卻不會順理成章的靠近,要去爭取太矯情,可是沒了動作,誰理你?暗自咒罵過不公平,又如何?巨輪不會因你而停,轉念吧。
在社團裡,老是感覺在迎合別人,耐不住寂寞,雖說「德不孤,必有鄰」,但這年代誰還看德行?都是靠直覺、衝著熱鬧去的,默默形成時髦的小團體,永遠沾不上邊,繼續一貫的孤鳥政策,雖自由,但難免嘀嘀咕咕,好像少了關注後份外委屈,其實很可笑。
回頭看看相片,大堆頭裡面,實在也難找到啊。年輕時候需要別人肯定,漸漸的,總算開始瞭解孤獨,以前總說些酸葡萄的東西來正名自己,其實都是推託之詞,大多是在掩蓋不成熟,腦袋想不通透。沒證據推斷現在就好到那兒去,不過從些微小地方觀察到了轉變 -自在,挺好的,長年紀有些幫助。
雜亂無序、文不對題,沒關係,這就是真誠吧,又不是要跟誰交代、與誰爭長短,“比較”兩字害人不淺,製造期待,帶來憂鬱,不如淡然視之,泰然處之,平凡之中別有風味,減法的人生太辛苦,加法的方向好多了,懂得知足、惜福、感恩,進而關心、學習、付出,這才像是健康的方程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