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西門町、奧斯卡戲院、《愛在黎明破曉時》,對剛從聯考生活解脫出來的年輕人來說,它開展了愛情無限的想像,火車之旅、城市漫遊,男女主角無盡的討論和解剖,夾雜性吸引力的試探和驚奇,全濃縮在不到二十四小時的光景內,這電影給我很大的震撼,和後續揮之不去的綺想。當初片尾兩人在各自離開的車上,最後留在嘴角的標示,心裡早已推演出深刻而必定的結局,過了九年,2004年,我在驚呼聲中迎接《愛在日落巴黎時》,壓根沒想到會有續集,也好奇兩個角色多年後的相聚會有怎麼樣的火花,遺憾、擦身錯過、工作與理想,隱藏已久的追尋…,兩人間的空白不代表日子沒有繼續運轉,Jesse成為作家、已婚、有了小孩,Celine從事夢想中的職業,卻在情感上載浮載沉,即使連結還在,但分歧點無可避免的增加。片尾Celine隨著Nina Simone的歌聲擺動,Jesse在旁微笑注視,畫面漸漸淡出,又是開放式的結局,讓人不禁猜想,最終Jesse到底錯過那班飛機沒有?
2013年,又是倒抽一口氣的我,從去年得知導演Richard Linklater與兩位主角-Ethan Hawke、Julie Delpy-又將攜手將此故事繼續推展下去,就一直翹首盼望上映的日子趕快到來。這次Jesse和Celine的故事來到新的階段,描述巴黎再相遇之後,男主角選擇與前妻離婚,跟Celine在一起,兩人育有一對雙胞胎,但Celine堅持不肯結婚,短暫的在美國住了兩年之後,最後回到巴黎定居。前面兩集描繪出的靈魂伴侶(Soul Mate)關係,終於回到現實,進入養兒育女、柴米油鹽、工作家庭的糾結。在一次暑假前往希臘的旅遊,Jesse在機場送別與前妻所生的兒子Frank後而心生遺憾,認為自己錯過兒子重要的成長時期,此時Celine迎來一個替政府工作的機會,錢多但上司難搞,穩定但卻偏離她的理想,漸漸提出多年來隱藏的情緒,爭執,在友人特地安排他們獨處的飯店房間中爆發,瞬間不可收拾,直到Celine負氣奪門而出,但最終Jesse在海邊的咖啡廳找到了她,結局?留給大家自己去發現吧。
因為跟主人翁的年紀成長軌跡差不多,有著一段長久的關係,也進入養兒育女的階段一陣子,對於片中兩人的摩擦頗能感受。在我看來,前兩集的主角還停留在塑造完美愛情和彌補遺憾的框架中,浪漫有餘、想法自然脫離現實較多,而這次的重擊,才是真正腳踏實地的。每段關係都需要面臨的問題,不是只靠激情就能夠解決,也沒辦法因為“心靈相通”而概括承受,衝突的發生,起因有大有小,它們都是生活的累積、空間重疊的產物,不可能也無法避免,如果因為害怕而否定嘗試,或繼續一次又一次的勇敢面對,那麼聚首的時間當然無法長久,即使遇到對的人也於事無補。回過頭來,在可預見的未來會存在數不清的糾結,在被日常瑣事蒙蔽雙眼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靜下來,回想愛情中最單純的出發點:願意為了彼此付出的純粹?希望對方過得開心的初衷?
劇末Jesse對Celine說的一段話總結了面臨現實考驗的愛情:
“I want o to save you from being blinded by all the little bullshit of life.”
“If you want true love, then this is it.”
“And if you can't see it, then you're blind.”
不是甚麼大道理,看似無奈,卻中肯得讓人折服。經營一段關係的智慧,面對困境的勇氣,選擇權,永遠都在自己手中和心上,端看這雙眼是否願意多花一秒鐘還原自己,直視最深沉的地方,然後,奮力繼續向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