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距離第一次的全馬已經有九個月了,這段期間比較長距離的只跑了陽明山的半馬,雖然當時覺得體力遊刃有餘,但因為賽前被山路的起伏給嚇到,所以比較保守只報二十一公里,跑完之後有點後悔,因為之前對自己山路的特訓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心裡想著明年一定要來挑戰全程。後來時節進入盛夏,動不動超過三十五度的氣溫讓我對參加其他活動有點興趣缺缺,所以目標就放在十二月的台北富邦馬拉松。我的初次半馬就是獻給台北富邦,因此這賽事對我來說算是有歷史性的意義,有種回到家的感覺。從三月份的國道馬拉松得到一些經驗,包括進食的時機、關節活動的休息、還有配速的必要,加上網路上很多熱心的跑友提供的訓練方式,我在九月份就開始著手進行準備,首先就是提升速度的練習,希望把自己十公里的跑速縮短,讓肌肉習慣這樣的強度,才能把自己的全馬成績往上提高。除了下雨的日子沒法練習,其他時候都會盡量把排定的課程落實,一段時間過去,我的十公里已經可以從之前的六十七分鐘縮短到一個小時內,而且是在舒服的狀態下完成,依此我將這次台北富邦的成績設定在四個半小時,希望能夠比第一次的馬拉松結果加快半小時以上。因為設定了目標﹙上一次只是求時間內完跑﹚,所以一直有給自己壓力,甚至在賽前一週我還有點緊張,後來也是靠平日的練習來緩和腦袋裡的不安,真的是腦內啡幫了大忙。 

去年是頂著十度的強烈寒流跑,今年很有趣,活動兩天前全台灣都不到十度,又濕又冷,但卻在星期五迅速回升,不但出了大太陽,白天的氣溫也回升到接近二十度,算是好兆頭。看著純藍的天空和十五度的舒適氣溫,我帶著輕鬆的心情開跑,但是剛開始因為對跑速耿耿於懷,所以在五公里前忍不住一直看錶,後來發覺這樣的模式會影響我的專注力,就索性把手錶拿下來放在口袋,總算恢復了腦袋的冷靜。很順利的,把步伐穩定下來,在每次的水站給有給足夠進食和補充水分,同時做點簡單的肌肉關節伸展,十公里、二十公里、到三十公里都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除了膝蓋有點酸之外,心肺部分感覺十分良好。沒想到在三十公里之後卻遇上麻煩,腰部開始僵硬帶著陣陣的酸,不知道是不是平時沒特別加強腰力的訓練,這讓我的跑速大幅下降,落到每十公里七十四分鐘﹙跑友常說的:爆了!﹚,不知道算不算是撞牆期的一種?但我還是堅持只有在水站才停下來休息,其他都是靠意志力來支撐自己繼續跑著,說也奇怪,最後兩公里,去年讓我吃足苦頭的基隆路地下道,反而在這個階段我藉著腎上腺素的強力奧援,一舉加速衝過許多跑友,還越跑越興奮,終點前還來了百米衝刺,真是過癮!最後成績是四個小時三十一分鐘又四十四秒,跟我設定的目標只有不到兩分鐘的落差,算是順利完成!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在三十公里之後能有更穩定的表現,應該有機會在四小時二十分以內完賽,下次一定要引以為鑑,好好克服最後十二公里的挑戰。 

很開心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真的是「No Pain, No Gain」,下回的比賽也已經報名完成 — 明年三月的萬金石馬拉松 —,期待自己能用最好的準備,最冷靜的腦袋,還有記取教訓的經驗值來繼續挑戰,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