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Marathon (1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春天的北台灣天氣善變,俗話說像後母的心思,非常貼切,前三天像夏天,因此短袖出動,後三天一個冷氣團下來,降溫十度,厚重衣物沒辦法少。我是絕對偏袒近冬天的溫度,因為這樣感覺舒適,不論在平常生活或是運動的時候,少了夏天的黏膩總是好的。前天是春分,宣告了冬天的正式終結,未來出現低溫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常,只能心裡緬懷,期盼宜人的天氣能多留住,也把握機會到戶外走走。 

前兩天的雨並沒有持續,謝天謝地,溫度降了不少,讓今天登場的賽事有著不錯的自然因素。海科館今年才剛落成啟用,看過網路上的分享,還沒實際去過,剛好趁這次機會瞧個大概。八斗子離家的車程相當近,國道跟快速道路的結合只花去二十五分鐘,提早到會場,停在頗有裝置藝術感覺的主場館對面,小憩之餘還可以欣賞建物之美。這週末共有四場馬拉松在各地舉行,所以稀釋了參賽人數,本場全馬約略六百位,是很理想的規模。摸到五點半才下車,海風吹來有點冷,主意穿著外套上陣,但最後一刻決定還是脫掉,動身到人群中取暖即可。六點準時鳴槍,出了拱門右轉往深澳路去,立刻見到完美的岩石海岸線,心情大好,沒多久轉進深澳漁港,海鮮的腥味跟海水的鹹味撲鼻,自然的放鬆了稍嫌緊繃的身體,把純樸基本的元素納進腦袋,感覺不是只為了跑步而來,而是確實的用雙腳遊歷和體會沿途的風情。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兩週參賽都在雨中度過,終於盼到天氣較穩定的日子,伸伸懶腰,跑個步活動筋骨,符合春天萬物從冬眠中甦醒的定義,同時好在北部的氣溫還未攀升太多,早晚是稍涼的,白天很舒適,正是出遊的絕佳季節。前幾天休假,開車沿著106縣道把平溪線的各站走了一回,在蜿蜒的道路上飽覽快滿出來的綠,腦袋裡想的都是同一件事:要是能在這條路上跑步,該有多好!不知道算不算是中毒太深?不過踏入馬場的這幾年,近來在思考一個問題,是個住在南部的跑友大姐臉書上的感觸誘發出我的反省:跑步不應該是生活的全部。在這波瘋路跑的浪頭上,許多朋友好像把參賽當成是工作之外的唯一重心,開口閉口也都是跑步經,我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感覺有點失去平衡了,當我們將生命重壓在某一個面相的時候,被忽略或是尚待探索的部分就自然被遺忘,何年何月能再引起注意也是未知數,這很可惜,機會成本似乎太高了點。我沒有睿智到悟出結論或辦法,但不時會提醒自己要平衡生活,跑步絕對是件好事,但如果被牽著鼻子走,便可能本末倒置、遠離初衷。 

第三次參加國道馬拉松,有地利之便,路線單純,是破紀錄的好機會,但身為市民跑者,自知要擠身到菁英跑者還有太長一段路,也沒有那種野心,因此無止境的去執著在成績上面,意義好像不大,轉個念頭,開心放鬆的跑就行了,跑得好是我幸,跑得慢點也沒關係,無傷無痛就是恩賜。今天是無雨的陰天,起跑時大概十五度,非常理想,但幾千名的全、半馬選手得同時擠過窄窄的拱門,大會永遠也不知改善,無奈之外又能如何,笑笑接受。早餐吃的有點晚、分量有點多,剛跑起來有些消化不良,但無大礙,順著身體的聲音來跑,半程愉快的跑完,用去一百分鐘又五,很好,知道接下來才是關鍵,不敢大意,也時時補給水分。太陽冒出頭來一會兒,又乖乖的躲進雲層,賺到,三十公里前感覺都良好,除了腰部有些痠。刻意不去看里程,只是盯著前方的兔子來前進,很快到了折返點,開心的想只剩十公里了,看看手錶發現速度開始降下來,還好在三分鐘之內,但沒多久疲憊開始籠罩雙腿,漸漸有舉步維艱的感覺,馬拉松真的沒有一場是容易的,毎次參賽都會被狠狠的提醒。知道累了,試著利用多一點上半身來帶動雙腳,短暫的有效,遇到補給站就停下來步行舒緩,這樣總是能多掙到一些體力。看得出來身邊前後的跑友們也都累了,大家都在努力的堅持最後的里程,這個階段雖然難熬,但卻是賽後最值得回味的。遠遠看到終點拱門,出現好像跑不到的幻覺,趕緊回神,告訴自己一步一步邁出就會抵達,總算皇天不負苦人,以三個小時又三十九分半完賽,披上發送的浴巾倍感溫暖、滿足。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台灣的春天總是多雨,從上周萬金石馬就一直下,沒有要停的意思,這種時候我就會特別羨慕住在中南部的跑友,擁有無止盡的晴空跟陽光,或許天氣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當地居民的性格,每當提到中南部的朋友,第一個就想到熱情好客,北部人則冷漠疏離了點,也許是非戰之罪?我自己也是偏向悲觀主義,情緒較敏感、耳根軟,好像都無所謂的調調,不過在接觸跑步之後,多虧了腦內啡,漸漸地朝向充滿陽光之處,雖然陰鬱的天空還是讓我嘆息,但依然戴上帽子踏出去跑步,結束後得到滿意的微笑,心想:有沒有下雨好像沒甚麼差別,一點點不方便又如何。 

看過氣象預報,這次參加櫻花馬是肯定有雨的陪伴,還有低溫,跟去年完全不同,但是跟我頭一回參加的情境類似。路線又改回較具挑戰性的安排,自己盤算在低溫的幫助之下,應該可以跑得不錯,加上這禮拜的速度練習明顯發覺身體已經從百公里的餘毒中恢復,於是信心滿滿的期待著。受夠了去年沙丁魚的通勤,今年自行開車前往,提早兩個半鐘頭到,硬是在車上賴了一個小時多,才換裝下車走向會場。為了抵抗低溫,頭一次穿上緊身的上衣,外面再一件以前超馬賽事的長袖衫,希望前年差點失溫的狀況別再出現。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完成百公里後,身體除了高度的疲憊之外,左腳的腳踝內側在一覺醒來後出現腫脹,平時走路也有痛感,面對這種從來沒遇過的現象,心裡其實有點惶恐,上網參考些資料後便開始勤勞的在患處冰敷,在上班時間則是貼上痠痛貼布,就這樣謹慎的處理了七十二小時,當然這三天也停止跑步,遵循RICERestIceCompressionElavation )的法則。第四天,腫脹明顯減輕,平常的走動也鮮有痛感,於是小心翼翼的練跑十公里,一方面作為恢復跑,另一方面則是測試左腳腳踝的問題是否改善,還好,跑完除了兩腿肌肉殘存的乳酸造成疲憊之外,左腳踝患處並無大礙,這才鬆了口氣,也放的下心參加本週的萬金石馬拉松。 

前幾天的溫暖天氣一下子在週六入夜後轉成濕冷,氣溫低一點對跑者較有利,但下雨總會帶來不方便,沒辦法期待完美的。這回是第四次參賽,自然不陌生,提早兩個鐘頭到會場,果然避掉車陣也停到離會場三分鐘的位子,好整以暇的在車上補眠和取暖。剛下車拄著雨傘,雨勢不大但風很明顯,馬上把體感氣溫又拉低幾度,脫下外套寄物完畢後,因為不停打在身上的雨水而發冷,趕緊熱熱身子順便擠到起跑處借人群取暖。六點半全馬起跑,前兩天的練跑感覺自己尚未完全從百公里恢復過來,所以這次只能輕鬆跑,完全憑感覺,熟悉的路線環繞過金山青年活動中心,轉回金山市區累積十公里,看看手錶,五十一分鐘,還不錯,在水站小解一下繼續上路,金山到石門的路上幾乎全程逆風,東北季風呼呼地跟我們一起跑,但是是衝著我們來,此時雖然雨變小了,在風威祝長之下,頗有寒意,我奮力維持著節奏,抵達二十一公里處折返拿信物,算算第二個十公里也保住五分速,心想今天狀態還不錯,可以積極下去。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子裡就是有一股小小的野心,不常發作,但某些關鍵時刻常會跳出來。 

跑步至今五年了,一直對百公里有種敬畏之心,自認沒有超馬選手的意志力,練習方式也不足以應付,不過這夢幻的三位數卻深深的印在我的腦袋裡。去年在北大的十二小時賽達標,很開心,而今年打算挑一場直白的百公里來參加,久聞十三知舉辦的鎮西堡超馬有著仙境般的景色,但賽道硬斗的程度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原本沒有勇氣報名,誰知道就在報名截止日的最後一天,手指頭還是不自主的按下了鍵。事實上,報完名我就後悔了,對於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征服這麼驚人的里程數感到強烈懷疑,後來看到辦在同一天的台北渣打馬出現,也報了名,擺明就是要挑軟柿子吃。直到賽前兩天,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意向依然是留在台北跑全馬,但就是這個當下,心裡深處的吶喊微弱卻很清晰,這個聲音說著:「不試,你就永遠不知道!」 就這麼簡單,我被說服了,默默將鬧鐘訂在星期天凌晨兩點。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過年台北擁有難得的好天氣,毎天中午都是夏天一樣的熱,只有清晨和夜晚才稍有寒意,開工上班後太陽也跟著收假,雲雨來報到,一連下到元宵都沒停,只能無奈的望著天空等雨停,但等得不耐煩了,上週五趁著雨勢漸小硬上,於是家裡流傳的感冒就攻破我了,看醫生沒甚麼用,吃兩天藥就捨棄,這回症狀還帶些暈眩,除了休息別無他法,已報名的丹大馬只好放棄。好不容易捱到康復一些,禮拜三全副武裝冒雨試跑,休腳一週真是有影響,跑起來很浮,加上因為貪吃召來的重量,就是不對勁,甭管了,有跑到就好。這樣尷尬的身體狀態,導致本次參賽就只有一個目標:輕鬆跑,完成馬拉松距離即可。 

今年學乖了,騎車前往會場,原本以為一早就會轉晴,結果還是飄著小雨,還好不大,剛到的時候看見四十八小時的勇士們還在奮戰,打從心裡佩服,想想自己真是沒那膽子往那兒發展。八點開跑,六小時的參賽人數只有四百位不到,多半跑友應該都去高雄馬朝聖了,也好,新生公園的道路原本就有限,但一下子三百多位進來還是有點擁擠。照樣不貪快,反正打定主意今天就是來“恢復跑”,畢竟從一月起連放棄了兩場比賽,還有小病初癒的影響,好像也快不起來。毎圈是761.7公尺,經過準確丈量所以很放心,自己很耳背的聽錯主持人的說明,以為只要跑五十三圈就達到一個馬拉松的距離,事後才知道是五十五圈。開跑兩個小時後沒啥異狀,除了左腳的小趾隱約有被磨出水泡的痛感(應該是穿了平時短距離練跑的鞋子,不適合),暫停了幾次調整襪子,之後越跑越開,完成半馬距離才第一次正式進站補給。稍事休息後繼續,但膝蓋內側開始有痠痛感,猜測是因為太久沒有這樣強度的跑步而造成,忍著,但拉近補給的間距,三個小時後已經完成四十出頭圈,離目標還有十圈,心情比較輕鬆了,看看時間應該可以在四個小時內完成,頗感欣慰。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撐過了去年底台北連綿不絕幾週的冬雨後,天氣穩定下來,藍天、驕陽、跟低溫確實令人心情愉悅,新的一年開始就是這樣,好像過往的鳥事都可以帥氣的一筆勾銷,眼前雖然有許多挑戰,透過跑步,事情在心裡的排序會變得比較有條理些,情緒上也多了分穩定,這項運動帶來的用處在生理之外,精神的層面隨著時間拉長而日漸明顯,箇中滋味唯自己明瞭,但從跑友們頻繁開朗的笑容中可以發現,這些影響肯定是正面居多的。 

上週在惠蓀林場好好的享受了一番,帶著愉快的情緒開啟今年的第一場賽事,好的兆頭,這個禮拜選擇離家近的南方澳,原因無他,盡量減少舟車勞頓而已。清晨的國道五號哪能不順,一個鐘頭內就抵達南方澳,停妥車搖下椅子,海岸邊傳來陣陣潮水聲,往天空望去,滿滿的星星接力閃滅,好久沒看到這種令人讚嘆的美景了,生活在都市中總是無法親近自然的雕琢,此刻有幸徜徉在這兒,無比滿足。在群星的陪伴下入眠,二十分鐘的小憩抿去不足的睡眠,張開眼,海平面的雲被染成淺黃,透出點橘,要是毎天都能這樣醒來,該有多好。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禮拜在老婆的威脅色誘以及斟酌坐夜車的因素之後,沒有參加虎尾馬,說也奇怪,做決定之前,總是感覺不參加很可惜,因為飛虎慢跑主辦的賽事是有口皆碑的,但決定不去之後,卻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想法,也許是幾個月的連馬讓我心裡有些疲憊,此時來個休息的週末的確很好。台北的雨告一段落幫了忙,雖然空出週末,但自己的練跑卻沒少,在沒有壓力,放鬆享受的狀態下進行,幾天下來跑得挺愉快,毎天都安排不同的菜單,雖然沒參加賽事,卻過了一個充實的週末(還看了飢餓遊戲的小說第一、二集)。好好的休息過後,可以充滿能量返回賽場,真是很理想。 

這回參加泰雅馬拉松是第三次了,優質的賽道、專業的主辦單位、熱心的志工服務,實在沒理由錯過。一早搭高鐵下台中,好好的在車上補了眠,的確比坐遊覽車從台北難下好得多,當然,得付出多一點代價。坐上接駁車沒多久,閉目養神沒多久,突然喇叭聲大作,接著聽見我們的車被撞的聲音,司機趕緊靠邊停,跑友們騷動著看窗外的情況,原來是一台小客車因為緊急剎車打滑,結果撞上我們,幸好大家都平安,大會趕緊調了另一台接駁車來,明快的處理值得讚賞。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冬天不算多雨,剛這樣想完,台北就結結實實的下了連續九天的雨,真的有種快抓狂的感覺,整整一個禮拜多我只抓到星期五早上小雨的空檔去做恢復跑,對於接下來的硬仗其實是有點小擔心,不過也得相信自己這幾年累積下來的基本體能,應該不至於因為幾天沒練跑而太離譜。上周很幸運跑得不錯,打定主意今天的賽事要輕鬆跑,不要太ㄍㄧㄥ,同時老婆也下了指令:安全第一,就順其自然的去參加。 

賽前研讀了高度表,雖然因為路線更改,距離縮水,但總爬升超過四千公尺!好可怕!說不在乎是騙人的,但因為決定要輕鬆跑,反而沒給自己太多壓力,平常心以對,另外也把本場當作是明年挑戰鎮西堡一百公里的試金石,看看自己目前的程度大約落在哪,好做些改善或加強。清晨三點四十摸黑開車出門,原本抓一個半鐘頭的車程,後來來發現往五峰鄉的122縣道路況不佳,車道也窄,結果總共花了兩個鐘頭才抵達五峰國小,失算!還好早點出門,硬是抓緊時間在車上小睡一下以彌補舟車勞頓。匆匆忙忙換裝寄物,大會晚了十五分鐘開跑,起跑時氣溫頗低﹙主持人說只有六度﹚,臨時決定穿著婆外套上陣。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捨近求遠到了台南跑,所以沒參加,今年原本就以北部賽事為主﹙其實是屈服在老婆的淫威底下﹚,這個離家只要十五分鐘車程的賽事,雖然預期會人擠人,還是報了名。前陣子開始在平常的練習中加入速度的部分,毎週至少一次,起源是希望把停滯已久的體重再往下拉一點,畢竟身體對於之前的強度已經適應,菜單做些變化會有效率些。幾個月下來,體重還是紋風不動﹙可能是沒改掉貪嘴的習慣﹚,但練跑的速度有了顯著的提升。這個月初在冬山河跑得不差,可惜三十公里後右腳不適爆掉,總覺得有點可惜,上禮拜在礁溪表現得不錯,總爬升一千兩百公尺的賽事可以壓到四小時兩分完賽,信心大增,很自然的對這次的富邦馬有些期待,希望有機會測試自己的極限。 

台北接連幾天的雨下個不停,連大雨特報都發布了,對機車族可不友善,而我又不想去擠捷運,因此今天早起用餐的時候,耳朵聽著窗外吵雜的雨聲,腦袋裡一直迴盪著棄賽的念頭,直到出門那一刻。穿著雨衣,一身濕答答的騎到會場附近的巷子停妥,還好恰巧在公寓的前方,大門前有剛好一人深的地方可以穿脫裝備,匆匆著裝穿鞋完畢就撐著雨傘往會場走去。寄物的人龍還能接受,但感覺不出分區的好處,可能跟下雨有關,大夥還是亂成一團,寄物完趕緊往起跑線移動,以免像上回一樣排得老遠,得花十幾分鐘才通過起跑線。七點正式出發,除了擠還是擠,窄窄的仁愛路中央兩線道,塞著全馬加半馬超過萬人,真不知道主辦單位何時才能採取分流措施?只能說官辦的活動總是不夠貼心,年復一年,毫無長進。賽前沒有太多時間熱身,剛開跑雙腿略嫌緊繃,一邊躲人超車,還有飛濺的水花,頗為狼狽,轉進中山南路,變成四線道,總算可以喘息一下,照著自己的步伐前進。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年四月份來過礁溪跑步,當時對陡峭的山路雖有點顧忌,但登高之後遙望龜山島和蘭陽平原的美色真是一絕,打定主意來年有舉辦的話必來報到,幾個月前突然出現本場賽事訊息,原本心想在短短八個月內在同個地方又來一次,不知道是當地政商單位對於跑步特別熱衷?還是有了上次的經驗而食髓知味?老實說我是有點怕怕的,畢竟這一兩年來的賽事數量直線上升,品質良莠不齊,不乏以商業利益為主要出發點的場子,當然這沒有甚麼不好,只是對於純粹想好好跑步的人來說,需要多一點包容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還是報名了,彌補不克南下參加曾文馬的遺憾,擔心的事情一開場就發生,眼見離開跑時間只剩三分鐘,台上主持人還在滔滔不絕的介紹長官貴賓,致詞當然冗長,更妙的在後頭,接下來竟然是摸彩!眾多跑友老早在出發線前集結且做完熱身操,硬是被這無厘頭的安排給冷卻了下來,還好今天不冷,參賽者也不多,大夥竊竊私語抱怨就算了,結果拖了快十五分鐘才開跑,我只能暗自希望賽事的本身,如補給、交管、路線等等不要受主辦單位心態的影響﹙事後證明,感謝老天!只有開場吐槌而已,其他部分都很棒﹚。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對於練跑的頻率做了調整,過去總以參賽為目的,決定毎周的跑量、休息日,但仔細想想,晨跑對我來說是種舒發,也是開啟一整天身/心理力量的關鍵,跑了幾年下來,參賽的重要性反而模糊,但毎天的練跑的身/心理地位欲加彰顯,於是決定除了參賽前後一天會固定休息,其餘還是順著內在的傾向來進行。上週末剛好輪空沒活動,自己安排的練跑非常愉快舒適,心情也隨之輕盈起來,似乎慢慢對於跑步這件事有更多的內化感受,可以確定的是這項運動將會陪伴我多年下去。 

今年的第一波寒流在十一月底報到,還好沒甚麼雨,對於跑步影響不大,多拉長熱身的時間而已,實際上晴空跟低溫真是良伴。凌晨鬧鐘響起,急忙按掉,起床從容的用過早餐,這回不怕雪隧塞車,但還是提早一些出門以求停車停的近一點,清晨的交通當然順暢,只花四十分鐘就抵達冬山河,又可以偷得半小時的小憩。六點多天微亮,氣溫低但還能接受,遠方的曙光在雲的後面躲著半邊臉,預期會是晴朗的一天。七點準時鳴槍,一樣不躁進,前幾公里以熱身為主,把稍嫌緊繃的雙腿伸展開,五公里過後漸入佳境。這次有計畫前半段不停補給站,試著支撐住速度,也看看自己的能耐到甚麼程度,前十公里保持五分速,第二個十公里也順利維持住,腦子裡突然閃過「也許今天有機會破紀錄,並可能進入夢想中的33X班車」,竊笑一下,繼續專注在腳步上。約莫二十五公里處第一次停下來補給,水份跟食物都很重要,不浪費時間,飲食完畢即刻上路。往前推進沒多久,大概是接近三十公里處,左腳的大腿後側接近膝蓋的地方出現痛點﹙回家查了一下應該是薄股肌或內收大肌的位置﹚,毎次左腳著地後要彎曲提拉向前,就感到疼痛,試著停下來做些伸展,也步行了幾段,但症狀不見好轉,有點氣餒。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夏天在台中參加類似賽事,東海大學的PU跑道柔軟舒服,可惜九月份的天氣太熱,跑起來意興闌珊,勉強在六個小時時限完成,當然除了氣溫的因素之外,一圈四百公尺也意味著看到補給站的頻率很高,前半段體力充足時沒差,不會特別想停,但下半場就很有趣了,像我這種腦袋裡經常出現惡魔的跑者,總是可以找出千百個理由來佇足,停了幾次,節奏亂掉,心態也消極,速度就回不去了。這是去年的慘痛經驗,今年會報台北場的理由有三:首先是在十一月舉辦,氣候和善許多;再者是台北田徑場的但藍色賽道,從沒跑過,有機會去朝聖一下應該不錯;最後是離家近。 

上周的汐止很多雨,但氣溫很涼爽,跑起來舒服愉快,雖然只掌握到一天練跑,換個角度想是給身體多些休息,畢竟這個月初在八天內跑了三場,是該調整一下。近來在訓練的課表中都會加入速度的練習,以五分速跑十公里,越來越習慣,輕鬆跑也慢慢提升到平均五分半以內,自覺肌耐力有提升,不過這幾次參賽都發現前半馬速度得宜,但二十多公里後明顯失速,導致整體成績不見改善,有在考慮要在平時練跑中加入間歇跑或是拉長定速跑的距離,以求未來對賽事有更好的掌握。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承認會報這一場,完全是因為沒有報到田中馬,剛開始難免覺得遺憾,但看到今年田中馬整個爆量的參賽人數,回頭看看本場,全馬竟然只有三百多個,想想也好,跑起來應該是舒服的多,反正是沒跑過的場子,嚐鮮也不錯。上周連日馬真的有累了,賽後的恢復都比平常多花了幾天,禮拜四練跑時還感覺小腿有些緊,其餘倒是還行,不過以後還是避免連日馬,免得身體負荷不了。前天立冬,氣溫反而回升,白天有點熱,早晚有涼意,還好這次是夜跑,應該只會受到一個多鐘頭的太陽,暗暗祈禱雲多點好,可以的話下點小雨降溫更理想。 

夜跑的好處是不用一大早起床,中午還可以睡個午覺再出門,因為比賽辦在羅東,預估車程在一個小時內,雖然是星期六,但下午時分南下的車潮應該比較少。依著計畫兩點二十出門,剛上南港交流道就知道不妙!車陣一長串,整個回堵不會動,差點國罵都飆出來,怎麼中午兩點多還那麼多車要前往宜蘭!?沒辦法,來不及回頭了,就這樣龜速前進,一邊看著時間快速的消逝,急也沒用,因為車子就是這麼多…,開到羅東運動公園整整花了兩個小時!急忙停好車,快步向會場走去,我起跑時已經是四點二十分,連半馬組都出發了。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年路跑活動變多,撞期的機會自然增加,又因為公佈和開始報名的時間不同,為了避免落得兩頭空的情形,我的習慣是哪一場先公佈就會先報名,於是就出現這個周末的窘境:左岸馬老早就開放報名,而大屯山超馬拖到很晚才列上行事曆,兩者比較,當然是挑選後者參加,惟當初已經先報名前者﹙還繳了錢﹚,又不想錯過後者,所以硬著頭皮都報名了,原本的想法是跑大屯山放棄左岸,昨天上坡跑得氣喘如牛的時候,這念頭更加堅定,誰知道跑完發覺沒有甚麼痠痛,心裡小惡魔又出現,「就當作恢復跑吧,慢慢來,沒壓力。」,輕易的就屈服了。 

昨天白天氣溫逼近三十度,怕熱的我又拿出電風扇,今早起床也不覺得冷。悠哉用過早餐後出門,但又被新北市錯綜複雜的橋梁搞混,走錯路,Google的導航也沒料到幾條指引道路正在施工封閉,就這樣浪費了半個鐘頭,最後是尾隨著一堆跑友的車子才找到會場。六點準時起跑,參加人數意外的多,跑沒多久就出現棄賽的念頭,倒不是哪裡痠疼,就是一整個發懶,不想往前進,停下來調整號碼布的別針,清清腦袋,慢慢的挪動腳步,前半段幾乎是毎個補給站都停,順勢走一小段路阻擋負面的想法,成效尚可。隨著里程超過十五公里,身體跟意志好像達成共識,開始進入某種協議的感覺,跑來輕鬆不累,但今年的補給在食物方面還是稍嫌不足,經歷了幾段的飢餓,好不容易才補充到固體食物,此時才得以延續前進的動力。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路讓跑者又愛又恨,愛的是登高之後遍賞美景的感動,恨的是上坡給心臟和雙腳帶來無比的疲憊,要是問我的話,我會說:「我喜歡跑山路。」身處在綠色建構出來的山徑,海拔的增加讓人呼吸急促、雙腿變鐵,但漸漸學習到放鬆和整合全身的力量來引導前進,這成就感非平路可以比擬。至今跑過幾場印象深刻的山路馬,大屯山則是第一遭,滿懷期待的迎接賽事,但老實說,並沒有特地進行相關的坡度訓練,只希望用舒服不躁進的方式來享受比賽,量力而為即可。 

去年本場為六十五公里,還好北投慢跑今年佛心來著,超馬組為四十五公里,心裡的壓力比較小,但賽前仍然不敢掉以輕心,上網研究過高度圖,兩段長短不一的上坡是今天的重點,能順利撐到至高點的話,皆下來為二十公里左右的下坡,應該好應付。主辦單位很貼心,訂八點起跑,讓大家可以睡飽飽,另外起跑點就在捷運新北投站旁邊,交通方便,但我為了省時還是自行開車來。原本以為參賽人數會因為撞期太魯閣馬拉松而變少,沒想到也是有六百多名參加超馬組,看來活動多了之後大家的選擇也多,自然可以挑選口碑好或參賽交通成本較低的,實在是跑者的福氣。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天的炎熱不再,進入涼爽的秋季,這是非常適合跑步的溫度,跑起來也特別愉快,最近一次例行性的練跑中,原本為了周末的賽事應該減量,跑著跑著竟然越跑越HIGH,停不下腳步來,這種滑順的跑步真是非凡的享受。上周烏龍的跑錯,記取教訓,這次賽前特別研讀路線跟高度表,判斷是場辛苦的挑戰,沒想到事後卻發現自己對路線的解讀其實有誤!還好是比較輕鬆的。 

一早從家裡出發到烏來,交通順暢,在烏來停車場停妥,照樣有時間偷瞇一下,約莫六點出來等大會的接駁車,看看人龍頗長,但只有三輛小巴在接送,隨著時間越來越近,卻沒見到小巴折返,坐上車已經是六點二十,後面還一堆跑友在排隊,不免擔心無法準時起跑。抵達會場信賢部落,人不多,算是小型的活動,但大夥閒話家常依然熱鬧。七點鐘竟然還是準時鳴笛,我心裡狐疑著「真的所有的跑者都上來了嗎?」,還是起身跑吧。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萬沒想到這個讓我屢創佳績的賽事,今天我竟然鬧出跑馬以來最大的笑話。 

幾個月前艋舺馬報名時間臨時更動,我沒注意,還好後來主辦單位又開放兩百個名額,我才順利擠上末班車。近來北部天氣變得舒適,心裡盤算要在艋舺好好跑一下,試試自己目前的狀態,特別是最近練跑速度還不差,於是對這次參賽頗有期待。去年開車前往會場,被塞怕了!今年改騎摩托車去,出門前只有飄些小雨,順利抵達會場,也停得很近,非常理想,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艋舺馬沒有遲到。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老是跑山路,說是偶然,當初報名的時候沒想太多,前兩周各在基隆和南投,結結實實的跑,成果不錯,鬥志各方面都維持在一定水準。早聞真武山去年首屆辦理得讓跑友讚聲連連,賽事小而美,但路線不輕鬆,雖然這個周末北部有數場馬拉松,權衡之下還是決定來試試這場。昨天下午開車前往報到拿衣服,沿路起起伏伏的山路,令人印象深刻,心想明天有硬仗要打了,盡力而為,以安全完賽為第一優先。 

這幾天清晨都下著雨,今天早上起來窗外雨聲頗大,有點擔心,從容的用過早餐、出門,提早到的好處實在不少,車位近、還有時間稍微在車上瞇個二十分鐘,養精蓄銳,以後參加各賽事還是提早到的好。清晨新店的雨下個不停,但七點開跑時雨勢漸小,氣溫舒適。約莫三百八十位超馬跑者一起出發,人少反而顯得溫馨,是我喜歡的感覺。先跑到新烏路來個六公里平路,接下來主菜上場:十三公里的上坡,爬升四百公尺,挾著充沛體力跟意志力,沒問題,但越往山上雨越大,全身當然是濕透的,不時吹來的風讓身體有些涼,但可以忍受,順勢讓身體降溫,其實很理想。抵達至高點後一路下坡回到起點,此時發覺雙腿有些累,懷疑是前天赤足兩公里多還未完全恢復,感覺酸酸麻麻的,以後要避免在賽前嘗試新的訓練。回到受玄宮,里程累積到三十公里,再來逆向把剛才跑過的山路重來一遍,老實說,第一趟時就打定主意,第二趟遇到上坡就要開始步兵了,於是意志力沒有掙扎的機會,毫不客氣的走起來。三十五公里前算緩坡,偶爾還可以跑起來,但之後就陡很多,猜想應有十度以上,連走都覺得腰痠腿軟,此時山中飄起大霧,雨水不斷,能見度只有二十公尺不到,感覺前方的陡坡真是沒完沒了,整個心情都懶散起來,走的意興闌珊。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莫名其妙的,昨天早餐後開始打嗝,持續不止,中間偶爾停下一段時間,沒多久又重來,雖然打嗝沒甚麼大不了,但久了很不舒服,連情緒也受影響,上網找了些資料,眾說紛紜,偏方一堆,多半無功而返。這次前往信義鄉,家人沒有同行,適逢北部天候不佳,昨天傍晚出門前確實掙扎,幾度萌生“不想去了”的想法,最後牙一咬還是穿上雨衣出門了:先騎車到捷運站停車場,坐捷運到台北車站,搭高鐵到台中,然後從新烏日轉台鐵到集集…,為了省時得多花點代價,權衡之下算是合理,想到回程要再來一次,整個發懶嘆氣。 

北台灣有颱風進逼,中南部則是好枕以暇,沒影響。住在集集火車站旁的民宿,乾淨便宜,早上搭接駁車時被人潮嚇了一跳,看來今年參賽人數又創新高。七點準時起跑,雲多涼爽,太陽偶爾才露臉一會兒,是非常適合跑步的天氣。路線不陌生,去年在十公里過後的幾個上坡淪為步兵,可能是當時的天氣熱,不過心理因素可能多一點,今年希望有進步些,於是專注在腳步上,遇到上坡時,如果不是跑到極難受的狀態的話,就堅持不用走的。去年走很多的羅娜部落那段上坡,這次很有志氣的全用跑的,抵達至高點後難掩開心,因為接著都是下坡多於上坡,腦子裡的想法很正面,即使後面遇到些上坡也挺的住。 

小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